1.1 总装电控维修场所与维修人员必需进行相关防静电对策,并参照4.4执行。
2 工厂的防静电对策
2.1 防静电基本对策
防静电基本考虑方式有①防止静电产生;②对带电体进行静电泄露;③避免静电放电(适量缓慢释放)。
2.1.1 工厂环境
2.1.1.1 作为工厂环境内的防静电对策的根本,应设置专用静电接地线,并与设备用接地线分离,在工程内单独铺设防静电对策用的接地线。
2.1.1.2 在环境的温、湿度方面应进行对策管理,温度尽量控制在15~30度,湿度能控制在45~75%范围,禁止在相对湿度低于30%的环境内操作SSD(静电放电敏感器件)。
2.1.2 作业环境
对作业台及作业椅子等工程内使用物品的基本对策是连接接地线,确保静电的释放路径。在有带电可能性的场所使用表面电阻率在104~109Ω之间的材料,并且与防静电对策用接地线相连接。另外,尽可能不用不锈钢板直接做为防静材料。
2.1.3 作业者
作业者防静电对策的基本是穿戴防静电作业服、静电手环和静电鞋。通常情况下,人体和椅子及衣服摩擦、鞋与地面的摩擦等会产生数KV的静电。防静电工作服可以抑制带电,并且可以通过静电手环和静电鞋接地,不对半导体放电。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工程上所有接触半导体和基板的作业人员都应严格遵守各项规定。
2.1.4 部品收纳
2.1.4.1 半导体部品单品的情况下,要求对静电耐压值以下的静电实施抑制管理。同时,除了对作业者进行防静电对策之外还有必要注意用带电防止袋收纳部品。
2.1.4.2 基板实装结束的部品因为回路设计时进行了对策,部品单品的静电耐压值有提高,这是事实。但是,如果使用没有进行静电对策的周转箱就很容易带上数KV的静电,所以有必要使用静电对策材料的周转箱。
2.1.5 设备、治具
2.1.5.1 对设备、治具的静电对策基本上与作业台和作业椅的对策相同。也就是说,在有带电可能性的场所,应使用表面阻率在106~109 Ω范围内的材料,设备与设备用接地线连接,治具与静电对策用接地线相连接。
2.1.5.2 传送带本体及回转部分应与接地线连接,无法连接的部分应用除电刷等进行除电。
2.1.5.3 焊烙铁、电气螺丝刀使用3芯型的,若用2芯的话要与接地线连接。由于计测器、CRT面板前也会产生静电,所以希望进行带电防止过滤和带电防止气喷等对策。另外,也会有看漏的点,所以在治具设计时应特别注意选择防静电的材料。
2.1.6 除电器(静电消除器)
对绝缘体来说,静电接地对防静电基本上没有作用的,即使进行了接地电荷也不会移动。因此带电的塑料和外壳工程除电,以及其他接地无法对策的情况,需使用静电消除器。另外,如果使用表面电位计检查工程带电状况后,若接地也无法取得良好除电效果,可考虑导入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应能消除任何一种极性的电荷,并在其有效防护区域内使静电位保持在规定值以内,中和能力应优于±250V/S,一般配置离子风扇,中和能力控制在1000V中和至100V的时间在2秒以内。
2.1.7 测定
2.1.7.1 测定电位:为了确认各种对策的效果,使用表面电位计测定电位。虽然有必要精确测定带电物体的电荷,但因为这种测定比较困难,所以现在一般较广泛采用的是电位测定,对工程中使用的作业台和作业椅、周转箱和插板、作业者等的带电电位进行测定。
2.1.7.2 测定电阻:测定接地间的阻值,确定接地点的阻值在小于2 Ω。
2.1.7.3 测定电阻率:在购入防静电周转箱和防静电服等防静电配置时,要进行测定表面电阻率。
2.1.8 管理
静电防护区标记,希望使用“静电对策标记”并有效区别静电对策与非静电对策品的区别。
2.2 个别静电对策
●表示需强制实施项目
○表示一般的项目,非强制项目